2025年 3 月 12 日下午,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在行政楼多功能培训室顺利开展“省级一流课程建设”教育教学研讨沙龙。本次沙龙围绕“省级一流课程建设”深入探讨,旨在提升我校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质量,增强专业竞争力。

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系李秀娟主任从课程体系优化、教学资源开发、教学方法创新等维度,阐述了网络工程专业“路由与交换技术”、“华为证书培训”、“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水平考证”三门课程建设规划,明确了建设目标与方向,为后续课程建设工作搭建起宏观指导框架,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。研讨内容如下:
一、提高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双证率作为专业建设的突破口,经过研讨规划,制定了清晰的考证时间线:
1.大二上学期开设“路由与交换技术”课程,学习完该课程后,鼓励学生考取 HCIA 证书,这一时间节点安排该考证,能强化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网络构建中的路由交换技术,助力构建扎实的专业基础。把握住这一时机,通过各种激励机制、提高学生的报考率与通过率。
2.与联通公司合作,开展 HCIP(华为认证 ICT 高级工程师)课程,对大三、大四现有的相关课程进行梳理和整合,去除重复或过时的内容,将与 HCIP 课程目标一致的知识点进行有机融合,形成一个连贯、系统的课程体系。在大三下学期、大四上学期期间鼓励学生考取HCIP证书,旨在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、实践能力强,且熟悉企业实际项目流程的高素质网络工程专业人才。
3.软考网络工程师证书与课程融合
在网络工程领域的考证选择中,软考网络工程师证书与 HCIP 证书均具备较高认可度。然而,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证在权威性与成本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。
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证课程涉及内容较为广泛,难度也相对较高,需要从大一开始规划,将专业课程学习与软考融合:学习计算机网络、计算机组成原理、网络组建、网络安全等专业课程时,将课程内容与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相对照,推动课程融合策略,促使各相关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紧密协作、形成强大合力。在大三下学期、大四上学期期间鼓励学生考取HCIP证书。
二、教学资源开发
本学期,由合作企业牵头,将着力推进 “路由与交换技术” 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。修的原有教学资源的案例库、制作教学课件、实训项目设计等,充分发挥团队优势,确保开发出高质量、贴合教学实际需求的课程资源。